2025年,加拿大移民政策迎来重大转向。联邦移民、难民及公民事务部(IRCC)近日正式宣布,自2025年9月起,将终止对寻求庇护者的财政补贴,特别是对临时住宿的资助。这一决定迅速引发全国舆论热议,不少民众称“早该如此”,各省政府也普遍表达支持,认为这一举措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和接待压力。
数据显示,仅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自2020年以来便为约1.5万名难民申请人支出超过11亿加元,主要用于临时酒店安置。随着申请人数持续攀升,各省财政压力不断扩大,引发对联邦政府难民政策的强烈不满。多省省长公开批评联邦移民部“把责任推给地方”,甚至威胁自行发放工签绕过联邦流程。
在多方压力下,联邦政府最终决定取消酒店住宿补贴。虽然加拿大仍将接纳难民申请,并继续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,但新政策的核心转向是结束“无上限财政支持”,强调难民制度的“可持续性”。
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学家Christopher Worswick指出,这一政策变化并不意味着非法入境问题得到解决。他表示:“难民申请人数的下降,不代表非法越境的人变少。只是新规则把人挡在申请门外了。”这一观点反映出政策调整背后仍存结构性挑战。
移民观察人士认为,联邦政府此举更像是“甩锅”给省政府,而非从根本上重构难民接纳机制。真正有助于破局的路径,是推动难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劳动力市场,增强其社会融合和税收贡献,从而实现“由慈善向共赢”的政策转型。
截至目前,联邦政府尚未公布新的安置或工签机制细节,各省则在积极研究过渡方案,以减轻取消补贴后的过渡期压力。